2017-06-14 16:28:25
361
似乎從剛剛開始學習語言起,我們就在讀詩,“白日依山盡,黃河入海流”“春眠不覺曉,處處聞啼鳥”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”,這是我們大多數人的啟蒙詩詞。
那個時候的我們,并不明白自己所念誦之詩的意味,只覺得朗朗上口。其實詩詞的美是需要用真心、用真情去體會的。初讀時的驚艷只是膚淺的直覺,真情的流露才是詩詞的魅力所在。
“七月在野,八月在宇,九月在戶,十月蟋蟀入我床下。”在現代念出詩經《豳風.七月》中這句名句的,不是學者教授,而是來自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的16歲高一女生武亦姝。她在央視舉辦的第二季《中國詩詞大會》中獲得全國總冠軍。詩詞量達到2000首,答題時氣定神閑,還有高顏值,有網友感嘆武亦姝“滿足了自己對古代才女的所有想象。” 被網友齊贊“腹有詩書氣自華”。---這就是詩詞賦予的魅力。
詩詞中有“情”,---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倫送我情。
詩詞中有“畫”,---明月松間照,清泉石上流。
詩詞中有“趣”,---襄陽小兒齊拍手,攔街爭唱白銅鞮。
詩詞中有“理”,---千淘萬漉雖辛苦,吹盡黃沙始到金
詩詞是如此的富有魅力,它仿佛是一條時間的隧道,通過她我與中國古代的偉大詩人們產生了心靈的碰撞,讓我仿佛徜徉在中華五千年文明的長河中,沐浴著知識的陽光,吸取著文化的營養。讓我們共同去尋訪這條時間的隧道,一起去領略詩詞的無窮
魅力吧!
投融資部 杜延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