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<pre id="gz0a9"><label id="gz0a9"><xmp id="gz0a9"></xmp></label></pre>

        【好文推薦】靠譜和閉環

        2017-08-22 15:08:13 465

        <內容來源:網文轉載>

        靠譜和閉環

             羅振宇

        如果我問你,請用一個詞來高度評價一個人,你會用哪一個詞?放在過去,你可能會選“善良”、“能力強”這樣的詞??墒悄惆l現沒有,現在越來越多用來高度評價別人的詞是——“靠譜”??孔V,正在變成一個人社會生存的首要優點。

        這個變化背后,其實有一個大趨勢在起作用。我們首先得定義什么是靠譜,最近我看到一篇文章,說靠譜就是三件事:“凡事有交代,件件有著落,事事有回音。”說是三件事,其實是一件事,就是你要在協作中完成閉環。所謂閉環,就是一件事有開頭,就必有結尾。但是一般人做到這一條并不容易。我們可以自省一下:進行一項事情,你不會半途而廢嗎?一件東西用完之后,你一定放回原地嗎?別人跟你說一件事,你辦不辦得成,都一定會回復嗎?如果當時不能及時回復,在你能回復的時候,你會解釋一下上次不回復的原因嗎?

        這都叫有開頭,必有結尾,一件事在你這里完成了閉環。當年我剛入行媒體的時候,有一位老記者就跟我講,張瑞敏在海爾抓管理,最開始是從工人不要在廠區隨地大小便開始的。等完成了這種基本素質教育,再抓管理,重要的抓手,就是“閉環”兩個字。比如,在海爾上班的時候,你把椅子從桌子下拖出來,坐下開始工作。但是可能一會兒又要起身去辦事,那就一定要把椅子推回去,否則就是犯規。海爾管理員工閉環,是從這么細致的地方入手的。我還記得那位老記者怕我不信,給我現場做了個示范。他抓起電話,給青島的海爾總部總機撥了個電話,接通之后說,“我找羅振宇。”海爾哪有叫羅振宇的,所以總機就問,羅振宇是哪個部門的?老記者就瞎編了個部門??倷C說,您給我幾分鐘,我來查一下,我讓他回電話給您。你想,一般查無此人,不就算了嗎?但是過了幾分鐘,那位總機竟然把電話回過來了,說整個海爾都查過了,確實沒有羅振宇這個人。你看,當時已經有電腦了,所以查無此人并不難。但是難在有始有終,把這個動作給閉環了。一個總機接線員,接到一個問詢,他不能讓這個事耽擱在自己手里,無論如何他都要給出一個結果。

        所以你看,靠譜不是說你很能干,不是說你答應了什么就一定能做到什么。那是神仙,那不叫靠譜??孔V,是你和周邊的協作網絡保持高效的互動。都說海爾管理好,好就好在這里。所有的人都因為這個閉環的行為習慣,和他人、和組織首尾相接,凝結成了一個高效的行為網絡。這種高效體現在兩個方面:第一,不斷線。剛才說“凡事有交代,件件有著落,事事有回音。”這三點,本質上就是不斷開和協作網絡的鏈接。你從協作網絡上接到一個信息或者任務,處理完畢之后,一定要再反饋給網絡,確保兩頭連接。比如,你可能接到過有人發來這樣的信息:“我手機快要沒電了。咱們先聊著,等下萬一我沒聲了,就是手機斷電了。我20分鐘之后能充上電,先跟你說一下。”這樣的人,不管是生意伙伴還是生活伴侶,都差不到哪兒去,都是靠譜的人。因為他們特別在意,不失去和你的鏈接。這是在網絡社會生存的第一法則,不斷線。還有第二個法則,就是“可預測性”。不是要求你有多大本事,而是你的能力邊界要讓協作伙伴知道,他們能確定在什么情況下可以找你,找你能把問題解決到什么程度。作為一個網絡節點,最大的美德,不是能力強,而是不給協作者帶來風險。有些人能力很強,但是答應的事做不到,遇到危機不求助,直到把小麻煩拖成大麻煩。這也叫不靠譜。在網絡協同的環境下,能力大,不如能力確定。能力越確定的節點,吸引到的連接就越多。連接越多,價值就越大,這是對你靠譜的回報。你看,“靠譜”這種品質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,為啥?因為衡量人的價值尺度正在發生重大變化。

        過去,一個人被高度評價,是因為他個人能力強、品質佳。但是現在一個人被高度評價,是因為他能夠更順暢地和網絡協同,甚至能夠領導和發起網絡協同。從網絡的角度評估人,而不是孤立地看這個人本身,已經是我們的一種認知習慣。

        我們可以從這個話題稍微延伸出去一點,為什么網絡協同這么重要?因為網絡效應,是人類財富增長和平等化最重要的工具,也是人類文明發展最基本、最底層的邏輯。在《何帆大局觀》里面看到一個例子。大約在1910-1940年間,美國出現了一次住宅革命。原來美國的房子,不管是富翁的豪宅,還是貧民的草屋,都是各自獨立的。進入20世紀之后,房子逐漸互相連接了起來。連接起來有什么好處?電線接進了家家戶戶;自來水龍頭一擰,干凈的水就嘩嘩流了出來;排水管道和給水管道分開了,污水和排泄物神秘地消失了;中央供暖系統日益普及;越來越多的家庭裝上了電話,這是住宅的網絡化。網絡化帶來了兩個好處。

        第一,當然是財富和繁榮,是人類生活條件的提升和改善。更重要的是,網絡化一定會帶來平等。

        很多人只看到,網絡化加強了貧富差距,但是沒看到網絡化是用另一種方式實現了平等。就拿住宅網絡化來說,富人的豪宅里有自來水,窮人的陋室里也有自來水;富人的電燈很亮,窮人的電燈一樣亮。這些設施和產品,最早是從富人那里時興的,隨后逐漸擴展到中產階級,最后在窮人家里也普及了。

        從更廣闊的視野來看,富人能看到的電視節目,富人能享受的城市基礎設施,也一樣普惠到了窮人。所以,美國才有人說,美國社會最偉大的成就是啥?不是什么GDP數字,不是什么高樓大廈,是美國總統和街角的乞丐都能喝的上可口可樂,而且是一樣好的可口可樂。所以,加入一個網絡,不僅每個節點都在貢獻自己的價值,反過來,網絡也在向每個節點反饋更大的價值。正是因為這個效應,所以人類社會一直在往網絡協同方向演進,這是比任何小趨勢都更為根本的大趨勢。所以何帆老師提醒說,1910-1940年對美國來說,并不是一個太平年代,有經濟危機、有戰爭,但是住宅革命似乎并沒有受到影響,為啥?因為不斷地聯網,這是一個無可阻擋的大趨勢。

        所以這個時代,每個人審視自己的處境,都不再是“學會啥啥啥,就不怕啥啥啥”的模式了,而是要看兩點:第一,你是不是在正確的網絡中。第二,你的行為模式是不是和網絡緊密連接,是否成為網絡中受益最大的節點。說白了,在正確的群體內,做靠譜的人,才是這個時代的生存策略。

        西安市城市建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Copyright ? 2017 www.xacj17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陜ICP備17012883號-1 地址:西安市雁塔區太白南路22號
        国产午夜精华无码专区